八下历史复习背诵提纲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①“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②、“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③、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时间:1954(2)颁布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地点:北京(5)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1页共8页
f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左”倾错误泛滥(1)原因: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缺乏经验;③又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2)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五、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1)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王进喜(2)两弹元勋邓稼先(3)县委书记焦裕禄(4)人民好战士雷锋(5)学习精神: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六、“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极致。2、起止时间:19661976年
第2页共8页
f3、最大冤案:刘少奇案。4、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七、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底2、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