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年小学语文特岗试卷
卷一(主观题110分)
一、教育理论基础。(80分)1单选20个,每题3分,共60分。2多选5个,每题4分,共20分。(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点,不偏不难。)二、语文专业基础。单选10个,每题3分,共30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排序,关联词,标点符号,选词填空,语法修辞,古诗理解各一个。)
卷二(客观题190分)
一、教学能力(20分)1三幅图片,分析图中的作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在作文教学中会怎么做?9分2一则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方法?课堂评价还有哪些方法?11分二、积累与运用。(30分)(一)古诗词默写。(每空2分,共20分,9题)(两道实在想不起来)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7李白(《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在抒发本身的信念与寻求。8?9?(二)一段话。(4分)1解释语段中加点字。美不胜收的胜:尽楚楚动人的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2语段中使用了、的修辞手法。(三)四格漫画。6分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60字以内。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三、阅读(70分)(一)古诗词阅读。(18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f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D)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2诗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记不清了)A却看:还看B涕泪:眼泪C妻子:妻子儿女D青春:春天的景物3“白日放歌须纵酒”中的“须”改成“需”好不好,为什么?答:?二古文阅读22分杜五郎传沈括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