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来加以强化的。简单的讲,社会弘扬什么,就要通过制度激励什么;反对什么,就要通过制度约束什么。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说的好,“当社会不利于人常常运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由于缺乏培养而枯死。”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激励机制的完善上保障和推行道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古人重视道德教育,但绝不意味着因而忽视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在中国古人那里,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这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例如,为了落实孔子“举贤才”“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的主张,孟子、进一步提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这一观点也为历朝历代的开明统治者所接受,因而注重从官吏的选拔、考核、监察、奖励、培训和管理制度上落实“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1的主张,这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面临着众多的诱惑。一些领导干部见利忘义,骄奢淫逸,利用自己特殊权力,进行明目张胆的索贿受贿、权钱交易的活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自己谋取私利的资本,结果从受人尊敬的领导者而变成历史和人民的罪人,而且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不仅与领导干部个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关,更与我们的人才选拔、考核、监察、管理、激励的机制有关。因此,在强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权力观的同时,在人才选拔机制中贯彻、坚持、健全和完善“德才兼备”的用人机制、落实“举贤才”的主张是极为重要的。除了从法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强化推行道德教育以外,中国传统社会还通过建筑物的设计来有效地强化和实现伦理道德的教育,把伦理道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民间的四合院建筑,正是为了便于实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大家庭的生活。此外,供奉祖宗的祠堂,也承担着教“孝”的功
2
f能,教导人知恩报恩,达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效果;而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孔庙,教人尊师重道,使人“志于道,据于德”,因而也承担着一定的道德教育功能。最后,着重培养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能力。最后,着重培养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能力。世界所有冲突、不和谐的出现,根源在于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冲突。因此,要化解冲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