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故宫中的水文化
作者:王春华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8年第01期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自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开始使用。故宫总体的建筑有外朝三大殿和内廷后三宫。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明清两朝中24位皇帝都在此居住及处理朝政,它也是中国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这里存留着皇家的历史,存留着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故宫中的建筑金碧辉煌,故宫中的水则滋养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使万物欣欣向荣,焕发着勃勃生机。水文化是故宫不可或缺的一景,通过故宫的水文化,我们可以探知古人“上善若水”的智慧。
故宫中的排水系统
故宫排水系统的设计令人赞叹。在近些年北京城的大暴雨中,故宫依然接待游客3万多人,整个故宫却并不见太多积水。究其原因,故宫整体建筑群的设计与地形走势密不可分,整个故宫的走势北高南低,中间略微突出,四周地势较低。据考量,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差约2米。这个特点就保证了雨水不会大面积积存在故宫里。
在故宫中不只是整体庞大的殿宇依地势而建,其中每一个庭院都是中间高、四周低,北高南低。在房基的四周有石水槽亦称为明沟,明沟裸露在外部,在房屋周边清晰可见。下雨时,雨水流向房基周边的明沟,之后汇集至地下暗沟。在宫殿旁规划有便于行走的甬道,在中轴线上坐落的六大建筑旁,有对称的甬道。在较小的院落中像东六宫、西六宫这样的院落旁边,也有便于行走的甬道。甬道的设计也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手法,使水可以顺势流向甬道两侧,进行排水。这样的设计既防止路面积水,又将维护故宫的成本、人力、物力降到最低。
故宫整体的建筑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琉璃构建的屋顶及装饰彰显着皇家的气魄,紫红色的围墙也显示了皇家大气恢宏的风范。故宫的地面用质朴的青砖铺砌,在修建故宫时并没有钢筋混凝土,因此由土烧制而成的青砖起到吸纳与渗透雨水的作用,使其不会在地表形成水洼。在故宫的排水系统的构成中,大部分为全石建造,小部分为砖石混合,它们结实耐用,易于更换,这些在故宫的维护保养中也功不可没。
在故宫的设计中就有排水系统的考量,分别从建筑、地面、暗沟进行系统考虑。因而将排水系统大概分为: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三类。建筑排水:在下雨时,落到屋顶上的雨水,沿着屋顶的琉璃瓦片落在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