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课题学校教材
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2课时)
北方交大附中
姓名
中国地图出版社
课程标准本节课程标准内容: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选修五》活动建议:1、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2、收集近年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资料,绘制其地理分布简图,解释其形成原因,并说出我国已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学情分析地理必修第一册已经学习了天气系统基础知识;寒潮发生的主要原
因、危害;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本书第一章学习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
型及分布。因此,学生对气象灾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教学重点“分析
各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应落实分析方法,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本节
教学难点是“指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区域分布”,应结合初中学过的中国
区域图、地形图等加以落实。关于气象灾害的危害及我国已采取的防灾、
减灾措施,依据课标,采取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加以落实。教学中应注重
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为高三地理综合复习打好基础。(特殊说明:“课
标”把洪涝归为气象灾害类,因此,本节重点分析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教学目标
1.读影响我国的台风、寒潮源地及移动路径图,说出其源地及影响范
1
f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设计
围。2.读中国干旱、洪涝灾害分布图,说出其主要分布地区。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形成原因。4.说出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灾害的特点及造成的危害。5.学会收集气象灾害资料,了解其带来的危害及我国已采取的防灾、
减灾措施。
重、难点【重点】1.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形成原因。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提高知识迁移能力。2.读图,指出我国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灾害的区域分布。3.学会收集气象灾害资料,了解其带来的危害及我国已采取的防灾、减灾
措施。【难点】
读图,指出我国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灾害的区域分布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分组搜集资料法,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资源】
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2
f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设计

导展示气象灾害图片
观看图片
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