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说明: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水平距离s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s的最大值以及s取最大值时r、v0和0应满足的条件。
一、(15分)在太阳内部存在两个主要的核聚变反应过程:碳循环和质子质子循环;
其中碳循环是贝蒂在1938年提出的,碳循环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图中p、e和e分
别表示质子、正电子和电子型中微子;粗箭头表示循环反应进行的先后次序。当从循环图顶端开始,质子p与12C核发生反应生成13N核,反应按粗箭头所示的次序进行,直到完成一个循环后,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已知e、p和He核的质量分别为0511MeVc2、10078u和40026u(1u≈931494MeVc2),电子
型中微子e的质量可以忽略。
(1)写出图中X和Y代表的核素;(2)写出一个碳循环所有的核反应方程式;(3)计算完成一个碳循环过程释放的核能。
二、(15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的轻杆,轻杆两端各固定一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开始时细杆静止;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C以垂直于杆的速度v0运动,与A球碰撞。将小球和细杆视为一个系统。(1)求碰后系统的动能(用已知条件和球C碰后的速度表出);(2)若碰后系统动能恰好达到极小值,求此时球C的速度和系统的动能。
四、(25分)如图,飞机在距水平地面(xz平面)等高的航线KA(沿x正方向)上,以大小为v(v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c)的速度匀速飞行;机载雷达天线持续向航线正右侧地面上的被测固定目标P点(其x坐标为xP)发射扇形无线电波束(扇形的角平分线与航线垂直),波束平面与水平地面交于线段BC(BC随着飞机移动,且在测量时应覆盖被测目标P点),取K点在地面的正投影O为坐标原点。已知BC与航线KA的距离为R0。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束是周期性的等幅高频脉冲余弦波,其频率为f0。(1)已知机载雷达天线经过A点(其x坐标为xA)及此后朝P点相继发出无线电波信号,由P反射后又被机载雷达天线接收到,求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频率与发出信号的频率之差(频移)。(2)已知BC长度为Ls,讨论上述频移分别为正、零或负的条件,并求出最大的正、负频移。(3)已知R0Ls,求从C先到达P点、直至B到达P点过程中最大频移与最小频移之差(带宽),并将其表示成扇形波束的张角的函数。
已知:当y1时,1y21y2。
2
三、(20分)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半径为r的刚性薄圆环落
到粗糙的水平地面前的瞬间,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