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纸和答卷的密封线内,请将考试证号正确填涂在机读卡上。2.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客观题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请将机读卡和答题纸交监考人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1人的生命里不能没有哲学。用哲学渗透人生,用全局的、反思的、思辨的眼光看问题,事业上方能行得远、站得高,生活中也能少几许烦恼。这表明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不受哲学影响的人生没有意义D哲学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这说明A.科学家们是哲学的发现者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D.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此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5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的一切观念,无论如何复杂、高超玄远,归根结底都是从感觉或原始印象引申出来的。这一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A.具体特性B.根本属性C.唯一特性D.存在方式7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