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论文: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姓年专学学
名:王毅级:2014春业:农村行政管理校:邢台农业学校号:1413004407615
f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届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期处于社会保障制度边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凸现出其有待进步完善的一面。如何建立和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社会现状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进行讨论和研究。我国是农业大国,2007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411%,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6%,2008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301%,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O%,2009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166%,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5%,2010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05%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35%。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结构直接导致我国形成了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局面。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城乡失衡,农民面临极大的养老风险。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还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老龄化使得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尖锐。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48%是改革开放以后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23:1,绝对差距额达到131904元,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同时,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比例为47:1,大大的超过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323:1,农村老年人口成为庞大的养老保障上的弱势群体。可见,在经济尚不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且老龄人口贫困,社会养老保障城乡
f差距大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对社会文明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随着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