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它不仅在中国有深远影响,而且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化有巨大而深远。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吧传说古时候,人类没有字,人们都不会说话,只能用行动来表达语言,发生的任何大事都只是在绳子上系个结。后来有个人觉得这样记事不清楚,于是他便创造了汉字,这便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开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开展全民族的经济文化、稳固国家政权的统一,对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大地作用。河南也对我国的汉字做出过不少奉献,像近代著名的甲骨学家董作宾,他和罗振玉、王国维、郭沫假设并称为“甲骨四堂”古代的李斯、许慎等人也为中华汉字文化作出了巨大的奉献。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标准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