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质量再提升
科技进步是关键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混凝土电杆生产技术研讨会,并且与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代表们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钢架混凝土电杆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首先,预祝大会在会务组的精心策划和代表们的配合下圆满成功。刚刚由宜昌昌耀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吴总主讲了水泥电杆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由浙江永达总经理张总主讲了安全质量营销思路,值得在座各位借鉴,在此我不再另作阐述。我是的董事长,是七十年代中期的泥瓦匠,对水泥、混凝土有较早的认识,一九八八年投身于水泥制品行业,由于专业文化水平较低,谈不上经验交流,只是本人在电杆行业工作了二十六年之久,摸索和了解电杆行业的一些情况,向大家汇报、探讨、共同分享,混凝土电杆的质量,目前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六十年代中期刚开始生产的方电杆和木模手制杆,现已全部更换。第二阶段在七十年代左右,由国家建设部牵头,常州客车厂研发,钢模和离心机终于问世,改变了原来的设备和工艺,使混凝土电杆质量较原来的有大幅度的提高。随后有部分小设备的发明和创新,使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精度和质量、速度都明显
f提高。第三阶段在2006年至今,国网和省网主材料集中规模招标后,水泥电杆在供应商的思想意识有较大提高,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规范化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特别是2008年春节的冰雨雪灾后,对电杆的质量要求提出更高标准。
就目前情况来看,电杆总体质量明显优于以前且还在不断提高,电杆的混凝土质量通过自动化搅拌楼的改进,已基本符合要求,但我总认为电杆生产工艺是正确的,就是在人为操作上的随意性较难控制,该行业属粗、重、脏的活,就业的职工总体素质较差,即使企业文化较好的企业,在执行工艺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始终很难执行到位,导致电杆内在质量的偏差,问题有三点:第一小点:电杆的主筋人工焊接导致主筋分布不均匀。(国标制定标准,即GBT46232006,5218,a点,纵向受力钢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正负5mm)第二小点:人工焊接,架立圈的垂直度和架立圈的制作标准影响电杆骨架几何直径尺寸,(国标架立圈垂直度的偏差,即GBT46232006,5218,c点,架立圈间距偏差不得超过正负20mm,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架立圈直径的140)钢筋骨架的不标准进而造成内外保层的偏差。第三小点:人工焊接的技能和认真度较差,员工片面追求利
f益,焊牢就算,对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