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总结了江苏省新材料产业的产业规模和薄弱环节,分析了新材料产业在省内的区域分布情况和产业集聚程度,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的骨干企业、关键技术、创新资源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剖析,提出了加快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为今后江苏省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关键词】新材料产业骨干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目前,江苏已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产业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一、产业规模情况2012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221401亿元,产值居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首位,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2712,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江苏是新材料制造大省,也是新材料需求大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战略基础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全面发展,在光纤光棒、多晶硅、碳纤维、高温合金、陶瓷膜、核级钢等战略性高端产品,以及纳米材料、感知材料、光电材料、储能材料等战略性前沿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初步形成国际竞争力。尽管江苏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但目前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产品层次偏低,面向高端市场的产品规模不大,不能满足高端制造业的需求,电子信息产业中材料本土配套率较低。二是区域特色优势不够明显,新材料在部分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仍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三是前沿新材料领域企业规模偏小,在新材料前沿领域进行了超前部署,但仍未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二、区域分布情况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在南京、苏州、江阴、南通、常州、扬州、徐州、无锡、连云港等地集聚发展态势,全省形成20个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在全国名列前茅。如南京依托园区和优势龙头企业,初步形成金属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国家(南京)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园等4个各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区,拥有中材科技、云海特种金属、红宝丽等40家前沿领域新材料企业,在产能规模、产品销售、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全国领先。目前南京膜材料、苏州纳米材料、常州石墨烯已形成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