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自在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一往无前的态势,电子商务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电子商务是一种数字化的交易方式,它离不开各种商业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和接受,而网络环境下传送的信息都与知识产权有关,知识产权是交易过程中主要的价值成分。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来探讨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标签:电子商务,网络犯罪,知识产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已经出现的知识产业,即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配置的产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高科技产业和版权产业,也可通称为知识产权产业。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知识和知识产权为实的“虚拟化”商品大量涌现,如:计算机软件、包括电影在内的视听作品、录音制品、文学作品等,这些知识产权产品已成为目前商品交易中的一种主要商品,更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主要交易对象。尤其是版权产品,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上载”和“下载”,实现网上交易。而在此过程,往往有不法分子利用电子商务中的法律真空进行一些侵权行为,引发一系列的知识产权问题。
1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是一种赋予人们对其在网络上的智力成果享有的权利,该权利区别于传统的知识产权而有了新的特征,如瞬间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这些特征使得知识产权传统意义上的地域性、时间性和专有性受到了挑战。电子商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十分广泛,例如,软件盗版、网络传输、网络数据库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域名、网络中专利、商业秘密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等。总结历年来发生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可以发现,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经许可上载他人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图片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
2以商业为目的,将他人的网站内容链接到自己的页面下,当作自己网站运营;或者以商业为目的,侵入到他人服务器,非法占用和使用他人网络资源;
3以商业为目的,劫持他人网络信息,阻塞他人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4为竞争用户,抢占网络资源,以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干扰、屏蔽或封锁他人的同类软件;
5恶意软件又称流氓软件,恶意软件是构建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网站上。恶意软件的特点是在小流量网站上存放、在大流量网站上搭便车,其表现形式为强制安装、难以卸载、强行弹出广告、劫持信息、恶意收集用户信息等损害他人
f利益的软件;
6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