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抢注,又称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是指注册人将他人的注册商标、企业名称、商号等抢先注册为自己域名的行为。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注册不用,注册的目的就是通过转让其注册的域名牟取利益,以非常高的价格向商标权人提出转让域名,使商标权人蒙受巨大损失;
7网络插件、软件后门、网络游戏软件中的私服、外挂纠纷;
8搜索引擎中排名顺序纠纷。
在电子商务中,最典型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则是盗版软件问题。以下便是一个典型案件。2002年2月美国网络盗版组织Dri
kOrDie的头领Joh
Sa
kus承认自己有罪。Joh
Sa
kus,28岁,负责Dri
kOrDie的日常经营法动。美国维吉尼亚洲的检查官声称,Joh
Sa
kus伙同Dri
kOrDie组织的其他60多名成员,长期进行软件破解活动;这些人还在聊天室外里散播自己破解的软件和电影剧院,据估计,同组织造成的损失达25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
2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审理难题
网络媒介诞生和发展速度极快,而相关法律法规却没有随之及时出台或修订。因此,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原创作品是否应受到著作权法规的保护,以及如何进行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司法实践及法学理论上的一个真空地带。因此,与传统的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相比,目前网民网络知识产权侵害案给法官的审判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其中,最典型的三个难题是调查取证难、判定版权归属与是否侵权难和判定赔偿额度难。
21调查取证难
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毕竟网络上的信息不像纸质媒体那样,能够在起诉讼的时候顺利保留“证据”。由于网络具有信息的删改性,可以让网页和信息内容在瞬间“蒸发”掉,信息发布的时间也能够进行随意修改,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如何取证和摆明真相都是难题。
22判定版权归属与是否侵权难
网络产品大都是附有高新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其研发与制造过程中往往包含了最新计算机技术,使用了一些专业化的程序,这些技术和程序往往是机密且不容易窃取的,而在审理软件盗版和抄袭案件时,都需要对这些技术和程序有一定了解,因此也给法官判定带来了很大难题。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国内首起网络游戏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案,即韩国唯美德诉上海盛大的《传奇世界》侵犯其《传奇》著作权案。两款游戏是否有抄袭成分,很难界定。游戏是一种运行程序,其游戏构架设计和源代码等内容,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在审理此案时,法官不得不召开“玩家座谈会”,请了许多天南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