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洁净钢生产技术
摘要:钢的洁净度是反映钢的总体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钢的内在质量的保证指标。生产洁净钢,一是要提高钢的洁净度,二是严格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和形态。文章总结了洁净钢的传统生产工艺以及部分的洁净钢生产新技术。关键词:洁净钢;夹杂物;脱硫
洁净钢的概念是由Kiessli
g1在给英国钢铁学会的学术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泛指O,S,P,H,N及Pb,As,Cu,Z
等杂质含量低的钢。一般意义上的洁净钢是指钢中五大杂质元素[S、P、H、N、O]含量很低,且对非金属夹杂物(泛指氧化物和硫化物)进行严格控制的钢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钢材性能要求日益严格,对钢材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减少钢中夹杂含量,提高钢的洁净度,是本世纪发展方向。
钢的洁净度是反映钢的总体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钢的内在质量的保证指标。钢的洁净度通常由钢中有害元素含量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尺寸来评价。为了获得“清洁和纯净”的钢,常常要降低和控制钢的C、P、S、N、H和TO,因为这些元素的单一或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大大地影响钢的性能,如抗拉强度、成型性、韧性、可焊性、抗裂纹和抗腐蚀性、各向异性、疲劳性能等2。因此,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当今钢铁冶金技术特别注意降低钢中的P、S、N、H、T.O,并根据钢种需要降低和控制钢中C的含量。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钢铁产品面临被新型工程材料如铝、塑料、玻璃等取代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的今天,提高钢的洁净度越来越成为钢铁冶金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可以说提高钢的洁净度已成为每一个钢铁产品的任务。生产洁净钢,一是要提高钢的洁净度,二是严格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和形态。不同钢种对洁净度的要求和对夹杂物的敏感性不同3。
1传统生产工艺
11铁水预处理铁水预处理按处理任务不同可分为预脱硫、预脱磷和同时脱磷脱硫包括预脱硅。大
规模工业生产,70年代采用KR机械搅拌法与喷吹法的预脱硫已能将铁水[S]降到0001,80年代喷吹法预脱磷已能经济地将铁水[P]降到0005~0015,同时脱硫将[S]降到0002~001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铁水预处理已成为生产优质低磷、低硫钢必不可少的经济工序。其目标是将入转炉的铁水磷、硫含量脱至成品钢要求水平。欧美各国铁水预处理一般以预脱硫为主,而日本铁水“三脱”预处理比例在90以上[5]。目前,基于铁水预处理的转炉生产纯净钢工艺主要有两种流程:一种是基于铁水深度预脱硫,转炉强化脱磷,钢水炉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