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高瑞珍
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
受益匪浅。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继续学
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
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
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
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
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观课”追求用心灵
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
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
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
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
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
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
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
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
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
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随堂c
1
f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
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
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
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
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
高。
二、“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
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
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
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
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
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
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
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
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