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程设计报告
20192019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
题目:单通道模型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
院系: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2
成绩:
日期:2019年6月26日
第1页
f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理
论和实际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为:在堆型和为进行热工设计所必需的条件已经确定的前提下,
利用单通道模型进行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并对热工设计准则进行验证;二、设计正文
已知压水反应堆的热功率Nt2895Mw;燃料元件包壳外径dcs95mm,包壳内径dci836mm,
芯块直径du819mm;燃料组件采用1717正方形排列,共157组燃料组件;每个组件内有
24个控制棒套管和一个中子通量测量管;燃料棒中心间栅距P126mm,组件间水隙δw1mm。系统工作压力p155Mpa,冷却剂平均温度tR310℃,堆芯冷却剂平均温升t346℃;冷却剂旁流系数ζ65;冷却剂设计总流量71370m3h;DNBR208;又设燃料元件内释热份
额占总释热量的974;堆芯高度取L366m;并近似认为燃料元件表面最大热流密度、元
件表面最高温度和元件中心最高温度都发生在元件半高度处;已知元件包壳的热导率
kc000547(18tcs32)138Wm℃。适用单通道模型求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大亚
湾)
求解步骤:
由题知Fu974Wef165935。取FNH151,FEH107;FZN154;FqE103
Fq239
FqN

FqFqE

232
相应温压下,水的cp
5816kJkgC
1、确定燃料元件的实际最大热流密度qmax
因为压水堆的安全限值首先是燃料元件表面的最小DNBR,其次才是燃料元件的中心温度,
故qmax值由热点处的qDNB值除以DNBR而得。根据给定的热工参数,参照相近的堆设计中所用的qDNB值或堆外实验所得的qDNB数据,暂取qDNB为280MWm2并取DNBR的值为208,

qmaxq2D0N8B
280135MWm2
208
2、确定燃料元件表面平均热流密度qqFqqNmFaqEx2312×315030565MWm2
qlqπdcs0565×314×0009500169MWmqlmaxqlFqNFqE00169×232×1030040MWm3.求堆芯等效直径DefDef√15π7×4T2
式中:T为正方形组件每边长,m。
第2页
f设燃料组件无盒壁,考虑到装卸料的要求,组件间的水隙取为10mm,即相邻组件的燃料棒中心距为
T217×126×1032×05×10320046m2将T2代入Def式中得Def3033m4.求热管半高处水的焓值hL
2
假设冷却剂温度是线性变化的,则tfi
2926;
hL2hfi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