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公式、
定理和基本概念,并能模仿例题做题;看书的效果如何,教师通过练习、板演来
检测,再针对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正、讨论,学生都不懂的,老
师讲解、评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所有的疑难都解决在课堂上,最后布置作
业,要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f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中,充满学生活动的教学过程无疑是关键。教与学的顺序安排上,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基础。课的开始,教师用一、两分钟出示教学目标和问题导学,然后让学生用10到15分钟的自学。教师接下来的讲解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灵活进行。学生听讲由以往的“教师要我听”变成“我自己要听”,听讲指导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听课效果质的飞跃。教与学的时间安排上,变以往的“教为主、学为辅”为“学为主、教为辅”。这一教学模式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师一节课的讲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其余时间必须全部用在学生的自学、研讨和独立完成作业上。从时间分配上确保了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变以往简单、机械地将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为只讲学生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样做的优势是:学生不再有教师“周到细致”的“服务”作依靠,失去了拖着自己走的纤绳,他们只能横下心来依靠自己,在自我尝试、独立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作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起来了。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与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以来,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教师面对新课程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其次,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的设计的实效性显著增强。教师都能认真准备、认真说课,做出水平较高的课件。再其次,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场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反思。比如1,课堂教学时间明显紧张或不足。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容易提出新问题、发生争论,所以存在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和冲突。2,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如何教学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亲历课程改革第一线,深感荣幸,我的感受是:高中课程改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