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
作者:岳磊孟建国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要】钢纤维混凝土作为新兴的建筑复合材料,是科学技术和建筑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进行了阐述,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混凝土;钢纤维;性能及应用
一、引言
1824年出现波特兰水泥之后,人类便开始了应用混凝土建造建筑物的历史。随后于1850年和1928年分别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20年代,随着结构计算理论及施工技术水平的相对成熟,钢筋混凝土结构开始被大规模采用,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目前它已是世界上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是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其抗弯、抗拉、抗冲击韧性差,严重的影响其被广泛使用。于是便考虑是否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强度高、韧性好、短而细的纤维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1901年,美国Porter就发表了有关钢纤维混凝土的第一篇论文。1911年,美国的Graham则提出将钢纤维加入普通钢筋混凝土中。到四十年代,由于军事工程的需要,英、美、法、德、日都相继开展了研究,发表了一些专利,但进展并不大,因为这些研究和专利几乎都没能说明钢纤维对于混凝土的增强机理。纤维混凝土真正进入实用化研究是在六十年代初。1963年,美国的Romualai发表了钢纤维约束混凝土裂缝发展机理的研究报告,才使这项研究真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理论:复合力学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这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其结果是一致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复合力学理论
复合力学理论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看作是一种纤维强化体系,应用混合原理推导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弹性模量和强度等,并引入纤维方向系数,考虑在拉伸应力方向上有效纤维体积率的比例和非连续性短纤维应力沿纤维长度的非均匀分布。
(二)纤维间距理论
纤维间距理论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解释钢纤维对裂缝发生和发展的约束作用。该理论认为,要想增强混凝土这种本身带有内部缺陷的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必须尽可能地减小内部缺陷的尺寸,降低裂缝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对于混凝土这样的脆性材料,由于其内部的水泥浆细骨料界面区,砂浆粗骨料界面区薄弱环节的存在,尽管各组分材料都有较高的抗拉强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