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把爱心献给学生,把知识传给学生,为学生树立起为人师表的形象。从教23年来,教过21届毕业班,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均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赞同,所带班级于1992年、2000年被评为江安县“优秀班集体”,现在所带的2006级于今年被评为铁清镇“优秀班集体”。三、探索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质量。探索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质量。德育工作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1
f识。因此,我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班级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从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对学生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达到更佳的效果。紧扣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四有”、“两热爱”、“两精神”,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让他们受用一生。我带的2000级2班学生黄霞,今年从宜宾学院毕业分到广福小学任教。九月份,在去上课的路途中,看见一位年迈体虚的老人,行走在泥泞的路上,她主动去帮助那位老人而未留下姓名,后来他的家人多放打听,到学校表示感谢。现在的黄霞,已经是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了。根据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自主性原则和多年来从事教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实践工作,我总结出了一条经验正面疏导,相互理解。“疏”就是灌输正确的东西,“导”就是引导、导向。对学生以诚相见,以理服人。“相互理解”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师生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渗透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始终坚持“爱、严、实、细”的工作方法,让学生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感管理下得到健康发展。“爱”,是对学生有一颗爱心,爱全体学生,主要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爱”不是溺爱、迁就学生,而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是师生间有力的连接点,它能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近来,班上第一名的陈海涛同学,老师反映其状态欠佳,精神不振,学习无力。我找到他,没有批评和教训他是怎么回事,而是轻言细语询问他近来的睡眠,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原因,发现主要是精神压力大,睡眠不好,劳逸未结合好所致。于是我叫他放下包袱,多休息,多锻炼,讲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重要性,然后又到他的寝室进行教育,反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