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格心理学科研组论文
大学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答辩论文)
学院:教育学院科目:人格心理学组别:科研组第1小组组员:洪敏、张洪家、王卫卫
程哲、柴潇逸
2011年11月30日
f大学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
张洪家,洪敏,王卫卫,程哲,柴潇逸
(人格心理学项目实践科研组第一小组)
摘要:本研究在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等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
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新生在入学一个月时进行了适应性状
况调查。问卷主要包含自我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五个维度。调
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适应状况总体良好。男女性别差异、文理专业差异、城乡差异在大学
新生适应性总分上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调查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
备的时期,也是从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过渡和准备的时期。个体对大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研究表明,大学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步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调节情绪和自我肯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往往有更突出的成就,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出现工作压力大的问题1。鉴于其重要性,大学生适应性一直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领域,而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又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适应是一种心理能力,具体来讲指的是个体与外界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心理能力2。大学生学校适应是指大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观念等,从而适应学校或院系的价值体系,认同学校的目标与行为规范的过程2。方晓义、沃建中提出了大学生适应的操作性定义,即指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在何种境遇条件下,无论自身条件的优劣,都能客观地加以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积极的调整,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很好地适应环境。它既是一种调整的过程,也是一种调整的结果3。适应在国外的文献中所用的词语是“adaptatio
”或“adjustme
t”,均用来表示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过程或适应状态45。今年九月份,上海某高校的一名大一新生在军训结束后,猝死。这直接使得高校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入学适应等也加倍重视起来。12大一新生适应性研究综述
初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