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时段电梯调度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针对早晚高峰期建立关于六个电梯组成的电梯群控制模型指标体系。从乘客满意多和能耗两个角度考虑。本文选取了表征乘客满意度的两个指标乘客等待时间与乘客乘梯时间;表征能耗的两个指标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行总路程。利用这四个指标来综合评价电梯群调度方案的优劣。并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的思想,建立较为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评价体系。问题二是针对人群到达方式采用人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厅的简化模式,假设电梯每次在一楼停靠均可满载。针对问题二,对几种常见的电梯运行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并按上述评价指标计算出参数进行比较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我们建立了四种常见的电梯调度方案进行比较。利用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得到了电梯程控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得出较优调度方案的各个参数,再计算出综合满意度,即可衡量出方案的改进程度。结果显示,,乘客等待时间、乘客乘梯时间、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行总路程均被不同程度地优化,该方案时较好的一个方案问题三是考虑实际情况,有地下车库时调度方案适用情况及进行局部改进。
最后,还给出了模型的误差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高峰期、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思想、计算机模拟仿真
一、问题的重述
现代高层商务楼中一般都配套了多台电梯,因此如何安排好各台电梯的运行方式,既能保证大楼内各公司员工的正常工作和出行,又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是大楼物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般高层商务楼中,经常采用的是分层次或单双层的运行方式,或者某部电梯直达某高层以上的方法,试从节约能源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这两个角度,具体评价这些方案的优劣。
实际问题探讨:现有一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22层地上建筑楼层和2层地下停车场,每层人数为130至300(具体见附录一),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使尽可能降低能耗但又不至于使用户有较大的不舒服。
二、问题的分析
在上班高峰(早晨和午后)时段,在电梯运行速度既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电梯停靠楼层的方案变成了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唯一出路。考虑到上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