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西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此现象解释合
理的是
A.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B.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
C.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
D.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
2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
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有利于强化官员责任意识
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3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
“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
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
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
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
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
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
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
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
是
A.古罗马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B.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
D.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5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
f1
61943年1月,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新一届边区行政委员会选举。新当选的委员中,共
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人士、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含国民党顽固势力)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