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流域蓄水变量可以忽略不计,式(21)可以简化为
pRE
(22)
公式(22)表明,如果把总径流量作为水资源数量的衡量指标,那么,水资源的数量直接与降水量、总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尚可通过降水、蒸发等水平衡要素的时空分布来反映。
第一节统计参数的确定
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通常要确定区域年降水量的特征值,绘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研究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规律等。年降水量特征值,一般用年降水量
cc的多年平均值p、变差系数vv和偏态系数s三个统计参数来表示。据此,便可推求区域不同频率的年降
水量。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图解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并要首先计算参数的初试值。参数初试值的计算方法
颇多,如矩法、三点法等。由于是初始值,方法应力求简便。以下先介绍矩法和三点法,然后介绍图解适线法。
1矩法
对连续系列或不连续系列不进行特枯水年处理时,均值p的计算公式为
fp
1
i1
pi
c变差系数v的计算公式为
Cvp
(23)(24)
公式(24)中
pp2
i1
1
则
(25)
Cv
Ki12
i1
1
以上各式中,p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26)
pi各年年降水量(mm);
均方差(mm);
Ki年降水量模比系数,KiPip;
系列年数。偏态系数Cs的计算公式为
Ki13
Cs
i1
3Cv3
(27)
2三点法三点法计算统计参数的步骤是:在目估的经验频率曲线上读取对称的三个点,其频率为P1、P2、P3,相应的降水量为Pp1、P2、Pp3,然后用下式计算参数:
f图21三点法示意图
SPp1Pp32Pp2Pp1Pp3
28)
Pp1Pp3p1p3
(29)
PPp2p2
(210)
cc式中,S偏度系数,是频率P和s的函数,当频率P取定值时,S是s的函数,已制定有专用表
备查;
cp1、p2、p3相应于p1、p2、p3的离均系数,已制定有s与p2、Cs与p1p3的关系表
备查。
c三点中的频率P2一般取50,P1和P3应取对称值。由公式(28)求得S后,可查表得到相应的s值,
c再由表查得p1p3和p2,代入公式(29)和(210),算出和p,则vp即可求得。
cc按上述矩法和三点法计算统计参数存在抽样误差,根据理论分析,s值抽样误差最大,v值次之,
均值最小,故常采用图解适线法最后确定统计参数。
3图解适线法
图解适线时要绘制经验频率曲线,常用的经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