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时,厂房院内的蒿草一人多高,整个院落萧条衰败。而他们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蒿草清理,平整厂房,启用原有职工。在重振鸿茅伊始,公司决策层就提出了六字方针:简单、精彩、融合,而这恰恰是鸿茅的企业文化,这种乐群与融合的风范,为日后鸿茅药酒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在中国药品保健品市场持续低靡的今天,鸿茅药酒能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其发展的核心在于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与形势,新一代鸿茅人能够深谙产品内涵,完善营销模式,强化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资质,为自己以及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自从选择了鸿茅,我们的肩上就多了两份责任:一份是对祖宗,一份是对百姓。我们尊重历史,谨言慎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恪守原则,保证质量,就是为了传承瑰宝,善待生命,这是鸿茅的价值观,也是发展观,百年文化是它的底蕴。”这是由鲍洪升董事长带领的新一代鸿茅人对其产品内涵的深度认知。如今,以创新迎发展的鸿茅,销售业绩一路凯歌,从2008年至今,实现了“二次创业”和“二次腾飞”,足迹遍布了中国每一个省市;鸿茅文化馆的建成,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中央电视台……接二连三的动作,一系列令人艳羡的成果,只为给市场一个坚定的
f声音:鸿茅品牌化之路开始迈向新的征程。鸿茅创新发展助力一方县域经济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凉城县一方面设立了工业发展基金,一方面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特色的发展载体。在发展县域经济,激活民族品牌中,拥有270多年文化底蕴的老品牌鸿茅首当其选,在这过程中,凉城县党政部门积极配合该企业转制,从国有变成股份制,一步一步与市场接轨,一方面动用工业发展基金,给予企业大力度支持,一方面放开手脚,让企业在市场中锤炼,提高老品牌的抗风险能力,经过了近3年的发展,鸿茅实业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不仅重点解决了当地的安置就业问题,而且成为凉城县继电厂之后的第二大财政支柱,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鸿茅实业生产中心总经理介绍,鸿茅药酒仅在2009年一年,就向国家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为当地解决了大量就业人员。鸿茅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以壮大发展民族品牌为目标,以解决就业回报社会为己任,成为凉城县继岱海电厂之后的第二大财政支柱,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如今的鸿茅,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品牌效应开始凸显。目前鸿茅正在为预计2012年上市实现资本化运营努力拼搏。“鸿茅上市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