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资料,当地最高洪水位为4755m(1939年)。
(三)地震据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1956年12月编著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本区自公元前618年至1937年8月1日,在2555年间共发生地震1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11次。有记录可查的最早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于462年8月16日;1668年7月25日大地震受震有16处之多;1937年8月1日大地震受震8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三、开采煤层矿井井田含煤地层主要由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构成。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平均总厚30617m,含煤26层,平均总厚1788m,含煤系数588;共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7层2、3、6、10下、16上、16下、17,平均煤层总厚1314m,其中主采煤层为3、16上、17煤,共厚1042m。山西组含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为2层(2、3煤);太原组含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为5层(6、10下、16上、16下、17煤。区内3煤,厚度变化小、稳定,平均煤厚829m,是该矿开采的主要煤层。煤质稳定,属中变质气肥煤。
2
f第二节矿井概况
一、生产能力某某煤矿煤矿1974年上半年筹备,1975年2月破土动工,1981年12月建成投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00万ta,服务年限9787年。1985年12月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009年核定为660万ta。2015年核定为650万ta。二、开拓布置矿井采用立井开拓,煤层分组,采区上(下)山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主井负责原煤提升任务;副井分别配一个带平衡锤的双层单罐和一对双层双罐,用来升降人员、材料和矸石。三、开采方法矿井主要开采方法为综采放顶煤无煤柱开采,工作面布置为:上山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布置,下山采区采用倾斜长壁布置,回采工艺为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顶板管理采用全部陷落法。四、水平及采区划分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一水平为350m(辅助水平450m),通过水平大巷开拓3层煤的全部上、下山采区;第二水平445m(下组煤第Ⅰ勘探区),通过3条暗斜井大巷与采区上、下山开拓16上煤的全部下二、下四采区。矿井自投产至今,一直开采3煤。按3煤赋存条件,在全井田目前共分为七个采区,即一、二、三、四、五、七、十采区。目前生产采区为一、七、十采区。五、通风系统(一)通风方式、方法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进、回风井筒数量和风量:矿井布置4个井筒,其中副井、主井进风,东、
3
f西风井回风。主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