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沧浪诗话》评注现时《沧浪诗话》一书包含五部分,分别是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用现代术语来说,诗评近于文学批评。该部分是分列条目,并无具体系统,其评论依据自身的思路和批评格局,即是诗需有“兴象韵趣”“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汉魏晋盛唐为诗”等等,因此,这些诗评时时会被后人反驳。读者有时同意其观点,有时不同意,这是必然之事,批评本来便是争战之地,批评家你来我往,在争持中显示各自的逻辑思路和结论,思路越多,眼界便越开阔。譬如严羽说唐诗高于宋诗,原因在于唐以诗取士,这很有道理,但在现代学者的研究下,发现这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文学批评并不是“真理”,而是“观点”,在不同的观点中思考艺术、人生,这是一个不断开拓的疆域,大家策马奔驰,在不同的观点中找寻自我的路向,这也算是阅读文学批评的一种意义。笔者就诗评部分做部分评注
一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①。注释①一只眼:禅家语,见于《传灯录》及《五灯会元》,意近于“正法眼”。译文唐代大历以前,明明白白的另是一种言语风言语风格;晚唐,明明白白的另是一种言语风格;本朝各诗人,明明白白的另是一种言语风格;有了这种见识,才算具有“一只眼”。简评在这一条中,严羽认为诗歌有时代之声,一代有一代之风貌。“大历以前”即汉魏晋盛唐,但在这里似乎更指向“盛唐”。在盛唐、晚唐和两宋间,诗歌的风貌有巨大的差异,原因在于国力、时代环境、诗人特性等因素。盛唐“神气情”兼备,有宏大的时空魄力,格调高昂如旭日上升;晚唐格调小巧精致,有末代的孤清和浮艳;宋代如入中老年,诗歌有激情过后的冷静老练、哲思理性,也有人生感慨。这就是严羽所说的“别是一副言语”,此条亦可参考“诗体”所举的诗歌例子。
f二
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简评
“粗”与“精”相对,“拙”与“工”相对。诗歌当然要求“精细”与“工巧”,不过,这些“精细”与“工巧”并非单指表面的华丽、文辞和对仗,而是要求更深层次的韵味、融合。如王维的诗歌,表面看来很平凡,用字、对仗等也不及李商隐精致,但是它却含有不尽之余韵。有时我们看到一件艺术品,外表粗糙古拙,可是感觉有“味道”,这“粗”“拙”并不是真的“粗”“拙”而是老子说的“大巧若拙”,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