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教学反思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一、发扬其闪光点。后进生常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而感到在班级中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时我们还无谓的给他们戴上一顶“差生”的帽子,于是进取向上的心理便失去了平衡,往往会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其求知欲,促其上进。例如我们班尹丹伟同学,自律守纪差,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冷遇,就产生了“生来不如人,学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一次在课堂上,我要求
f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似乎产生了兴趣,私下练习的时候,我发现他朗读的有声有色,而且表情也很丰富。于是我鼓励他站起来朗读给其他的小朋友听,赢得了全班的掌声。那天,我发现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从此,他做事情少了一些自卑,多了几份自信,他相信只要努力,成功是有可能的。每次做完作业后能主动拿给我看,在家也能认真复习功课了,因此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二、弥合其融洽点。后进生受到的批评特别多,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他感到不管怎样,老师和同学总是不会相信的,好像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对周围的人总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破罐子破摔”的戒备心理。孩子的心灵是最单纯的,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留心孩子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做孩子最信赖的朋友,倾听孩子的诉说,分享孩子快乐。我们应该用温馨的关爱去滋润孩子脆弱稚嫩的心灵,使之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对后进生来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