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图3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图3《市担婴戏图》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f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5.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