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进入体内以后,它的目标不是针对人体,而是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所以它要杀灭这些病原菌,但是它又受到人体的代谢处理。同样这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它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反应或者是不良的事件。从下图示我们可以看到,抗菌药物的使用状态实际在人体内构成了三方面的关系。一个是药物和细菌之间的关系。药物要杀灭细菌,如果用得不恰当,细菌可以导致对药物的耐药。第
f二个方面就是药物和人体。人体要处理这个药物,要把它排泄掉,同样,这个药物也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即副作用。另外还有人体或细菌之间构成的是感染或者是免疫的关系。专业的感染控制医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全面加以考虑。因此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在医院里应该有一个相应的组织,有医生、药师、临床微生物的专家共同来促进临床或者是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问题。四、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从以下12个方面给我们推荐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1、建立具有一定授权的多学科合理用药协调实体;2、制定临床指南;3、制定基于治疗用药的基本药物目录;4、不同层次的药物治疗委员会;7、监督、审查与反馈机制;8、药品信息的客观公正地获取;5、在大学设立药物治疗学课程;6、强制性医学继续教育;9、公众用药教育宣传;10、消除用药与经济利益的直接关系;11、适当与强制性法规;12、足够的政府预算以保证药品与医疗服务的提供。12条原则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要进行教育,包括医务人员的在校教育。第二个方面是大学以后的继续教育,必须要建立一些支持合理用药的技术体系,比如现在推广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社会保险的目录,还有国家的指导原则、指南等,都属于药品支撑条件,还有药品信息的获取。第三个方面,必须要加强管理,包括国家层面的要求管理,医疗机构自己的管理,还有医生的自律,这些都属于管理的情况。只有这三方面都做得完好的情况下,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才会有所改善,有所提高。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指南中提到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一个基本规则。基本规则实际包括以下四点内容:1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要有明确的适应证所谓适应证就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针对细菌性感染的,不是针对病毒,也不是针对微生物、寄生虫,当然也不是针对所有的其他微生物。当然有一些药物针对支原体、衣原体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不是所有的药物都有这样的作用。临床上普遍见到的门诊患者,感染发烧,就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