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个地级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在承接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转移中发挥示范作用。“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由西向东为序)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芜湖地处皖南核心、皖江城市带中心,无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交通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主要起到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跳板和战略核心地位,未来发展前景巨大。据《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方案规划,总体发展目标:(1)城市性质为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2)城市主要职能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3)203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左右,城镇人口450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5。市区(不含江北集中区,下同)城镇人口290万。3、芜湖城市规划(1)区域联动芜马同城,打造安徽省域核心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加快推动芜马都市圈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同实现安徽省双核引领目标。(2)自主创新加速转型,确立核心竞争优势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努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