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作者:何欣蔚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4期
摘要:民族志传播学作为一门从文化人类学演化出来的传播学的新分支,给传播学带来了新的转向。本文结合前人运用民族志方法研究传播学相关问题的所得成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整体脉络,总结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我国民族志传播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民族志传播学;文献综述
一、民族志传播学的形成
民族志,也叫文化志。最初,“民族志(eth
ography)”起源于15世纪到16世纪西方较发达或者社会分工较细的国家对其他地区原始部落文化的探索,“以此修正西方学术界有关人类社会的知识结构”。1
国内将最开始在传播学研究中使用民族志方法的学者是云南大学的郭建斌教授,他基于中国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视角来对“民族志”进行分析和运用,并提出3个之于量化研究方法不同的需要考量的核心问题。2
二、在我国传播学中民族志方法的应用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内学者队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电视受众的研究和城市劳工的研究。
(一)电视受众
电视受众研究从一开始就很喜欢民族志这种研究方法,在我国,相关的民族志方法研究论文中,有很多都是研究电视与少数民族受众之间的关系。如郭镇之对云南省级和市级电视台方言栏目和电视剧的研究;其他具有代表还有李春霞对彝族乡村草坝子的电视的研究,吴飞对独龙族火塘、教堂和电视的研究,金玉萍对维吾尔族托台村的电视的研究。
(二)城市劳工
继电视受众研究后,民族志研究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边缘群体的研究。如洪婧茹对北京地铁某施工项目的建筑工地的研究,陈韵博对农民工使用QQ的研究,张祺对苗族农民工苗语影像传播的研究。
(三)村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尤游对湖南S村大众传媒对农村社区的角色变迁的研究,陈新民、王旭升对西北地区的“饭市”现象的研究,关琮严对西北村庄的研究。
(四)其他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民族志传播研究还在其他做了一些尝试。如杨海鹰结合自身情况与实践经验对职业新闻人身份变化的研究,王瑾对中国青年音乐营销的研究等等。
三、台湾和香港
(一)台湾
比较早的有潘家庆1982年发表的对传播与发展的理论源流的研究;林福岳1996发表在《新闻学研究》上的文章,是较早以专文对“民族志”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的文章;潘忠党发表1997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