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的《象征资源》一文,是最早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完成的研究论文;其他的还有陈婷玉的对成年子女的电视消费与孝道的研究,管成云的对湖北藕镇农村网吧留守儿童的研究。总的来说相关的著作比大陆要少很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大陆学者在台湾发表的著作。
(二)香港
2007年曹晋发表了一篇使用田野调查方法完成的研究论文。2014年云南大学的孙信茹和杨星星的对民族传播研究的可能性路径的研究,2015年林照真对大陆城市电视台新闻收视率的研究。总的来说,香港的相关文献非常少,其中也有大陆学者的著作。
四、网络民族志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大量“网络社区”(或是“线上社区”)的涌现,为民族志研究带来的新的对象,因此,“网络民族志”应运而生。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上看,一是强调线上线下两者相结合的“混合派”,另一派则是针对线上社区和文化的研究。3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孙信茹对云南普米族乡村青年使用微信的研究,张媛、文霄对彝族阿乎老木家族微信群的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与线下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微信群为阿乎老木家族的家族成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民族认同构建的场景,家族的后裔们加入到家族群中,利用自己在家族中的身份,通过回溯家族血缘传承、历史沿革及彝族文化,唤起自身对于彝族身份的共同记忆的结论。4
五、总结: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在传播学领域,大多情况下民族志是一种研究方法。随着民族志方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传播学中,传播学界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运用民族志方法来做研究。客观上拉近了知识分子和乡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世界的距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部分田野工作者过于关注方法技术,趋于浮躁,有欠扎实;也导致了民族志传播研究的理论集中在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身上而停滞不前。5
如何克服这些实践中的错误取向?作为研究者,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学术态度,掌握对民族志传播研究方法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严格加以训练。此外,应该从传播学具体的文化延伸到民族志中,从而打开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对传播学和民族志各自的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彼此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实现转型与超越。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7
2郭建斌民族志方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新闻大学,2003(02):4245
3郭建斌,张薇“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7
4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