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西峰区旅游业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西峰区旅游局
旅游业做为一个综合型产业,因其自身的集成性和“绿色、无烟、创汇”的特点,被喻为吻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西峰区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实施开发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拓展开发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步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西峰区旅游局基本情况西峰区旅游局成立于1999年8月,为科级事业单位,区政府组成部门,现有职工9名,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人,一般干部4名,司机1名。下设有二级部门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建设办公室,现有职工11人,其中: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二、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一)资源概况辖区区现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15个,其中人文类10个,自然风景类5个。在人文资源中,有石窟寺1个,古塔1个,古文化遗址3处,博物馆、文化馆和民俗活动点5个。重点景观有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北石窟寺、东湖公园、华夏公刘第
1
f一庙、南小河沟、巴家咀水库、老洞仙山等。其中北石窟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自然资源独特。西峰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境内的董志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高原,自古就有“八百里秦川不抵董志原边”之说。黄土风情浓厚。
2、史前文化世界瞩目。发掘于西峰南佐仰韶文化新石器遗址,及出土的红砂尖地瓶是极其珍贵的考古发掘。
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西峰是周先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区内可上溯至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南佐、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多达84处,馆藏文物愈万件。在这块土地上,黄帝、岐伯、不、公刘、西汉付介子、东汉王符、魏晋傅玄、北魏胡太后、唐代狄仁杰、宋代范仲淹、明代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留下了青史可据的人文史话。
4、民间文化积存丰富。皮影、剪纸、刺绣、陇东道情堪称“四绝”,郭沫若誉其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出现了何占鳌、祁秀梅、史呈林、王光普等民间艺术大师。民俗专家靳之林对庆阳民间艺术的传承,现在仍呈现广泛的群众性,十分惊讶并赞誉。至今仍有40多个皮影演出戏班常年活跃在民间,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全区目前从事香包、刺绣、剪纸生产的人数以千计,有20多家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