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形轨迹无碳小车的结构设计
摘要:针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题目,设计一辆通过重力驱动的纯机械结构的无碳小车,且小车具有周期性越障功能。通过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该小车,参加比赛。设定不同的参数,借助工程软件MATLAB对小车的轨迹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分析,设计出一辆满足比赛要求的小车。并且通过调试证明,小车能够稳定行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关键词:无碳小车越障轨迹仿真0前言
本文针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关于“S”形轨迹的要求,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并且按照“S”形轨迹稳定前行的无碳小
车。小车为三轮结构,前轮为方向轮;后面一轮为驱动轮,一轮为从动轮。小车具
有可调节的转向控制机构,以适应7001300mm间距的不同间距障碍物。1小车结构设计
本文把小车的机构分为: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微调机构与车身。除了轴承、螺栓螺母等标准件可以直接选用外,小车的其余部件均使用LY102铝合金制作。本文的设计目的是使小车各部分的尺寸协调,满足强度要求、实现不同距离的越障功能。下面是各个机构的设计:原动机构设计
原动机构是利用重物下落时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驱动小车前进和转向的机构。重物是1kg的标准砝码,重物周围是三根均布的钢管,从而约束重物的自由度,使重物直线下降,减少了能量损失,保证了小车重心的稳定性。重物通过尼龙线绕在小车的绳轮上,在下降的过程中,带动绳轮的转动,实现了能量转换。在实际测试中,证明了该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传动机构设计
传动部分是原动机构和小车主动轮动力传递的枢纽,本文设计的小车的传动机构由后轮、一级齿轮、及其相关零件组成。由于小车具有转向的功能,为不干扰小车的转向,后轮采用差速连接。小车的右后轮为主动轮,左后轮为从动轮。主动轮与传动机构相连,驱使小车的运动,从轮轮用轴承空套在后轴上,跟随小车的运动。为了适应不同间距越障,同时增大小车行驶的距离,我们采用多组齿轮啮合的方式将7001300mm的间距大致分为三组:700900mm,9001100mm,11001300mm。分组后可根据不同障碍物间距,对应着不同组齿轮的啮合,从而调整越障的幅度。与单组齿轮传动相比,这种传动方法越过的障碍物更多,行走距离更远。下图是传动机构的齿轮分布图,通过移动后轮轴上的齿轮组,则可以切换不同组齿轮的啮合。
f图3传动齿轮分布示意图
根据本文设计,两后轮轮距为150mm,且后轮的直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