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作者:彭湃
摘
要
课外补习在一些国家已存在很长时间,俨然成为主流学校教育的
“影子”。近20年来国外已经对课外补习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课外补习的分布、规模、科目、强度、影响因素与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对教育、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对我国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课外补习;影子教育;主流学校
课外补习PrivateSuppleme
taryTutori
g指的是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培优补差活动,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上类似于学校课程,故而也被称之为“影子教育”。国外对课外补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整个90年代,并持续繁荣至今。这一领域的关注者并不局限于教育研究者,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也对课外补习活动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或正在被许多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所参考利用。本文旨在对国外的课外补习研究做出综合性述评,并分析其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启示。一、课外补习的概念阐释对课外补习活动做出开创性研究,并提出“影子教育”概念的当属史蒂文森和贝克steve
so
Becker,1992。他们在对日本高中生所作的纵剖面调查中发现,“影子教育”发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但目的是为了提高主流学校的学习成绩。1贝磊Bray,1999是对课外补习做出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对“影子教育”的概念做出了进一步阐释:课外补习只有当主流教育存在时
f才会存在;它的规模和形态因主流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几乎所有社会中,它受到的关注都比主流教育少;它的面貌远不如主流教育那样清晰可鉴。2总的来说,课外补习是由私人支付的主流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它以学术性课程为内容,以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小学生为对象。二、课外补习的状况描述一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课外补习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同时也存在于非洲、中东、南美、东欧等地,但西欧、北美与澳大利亚的课外补习活动并不普遍。3课外补习并不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它的存在主要受文化背景、正规学校教育特点以及该地区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首先,课外补习主要存在于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地区,儒家文化认为成功更多是靠“努力”取得的,而西欧和北美文化则更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课外补习主要发生在以选拔性考试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在这种社会中,教学过程更多是以教师为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