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GIS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GIS应用班级:09资环课时:64理论课时:16实验课时:48授课人:周炳喜
f《GIS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293066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64理论学时:16学分:2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修读条件:先修地理信息系统
实验学时:48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使用通用GIS软件ArcGISDesktop,以及应用ArcGIS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ArcI
fo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并能灵活应用于实践,为学生专业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安排学生在学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之后开课,内容上注意与之衔接,并避免重复。该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广,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GIS的基础理论在专业软件中的体现,理解操作的理论背景。
2、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3、具备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存储等能力,并能应用空间分析方法来解决地理与规划问题。
4、能独立自主的应用GIS完成一项专业任务或解决专业问题。
5、掌握GIS的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的应用前景。
f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组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与CAD的区别、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GIS数据构成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空间事物与现实世界的对应表达关系。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发展动力。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传统地图在分析、表达空间信息上的局限性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动力4、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
formatio
System,GIS
第二章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4学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空间信息的组成、属性数据储存与管理、关系性数据库表达和查询、栅格数据模型及特点、矢量数据模型及特点,不规则三角网原理
理解:关系型数据的结构、查询方式;栅格空间数据模型与矢量空间数据模型的比较和各自特点、适用范围;矢量型数据结构的比较(简单环状、拓扑);数据存储的五个层次
了解: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拓扑关系的原理、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管理方式。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属性数据储存与管理
f2、空间数据模型(一)栅格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