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收入的比重却出现逐渐下降趋势。突出地表现为人均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在多数年份内,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同期GDP的增速,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更为缓慢详见表5。表51998~2008年居民收入、GDP、财政收入、人均GDP增速及比重变化情况1998~2008年居民收入、GDP、财政收入、人均GDP增速及比重变化情况年居民收入GDP增速及比重变化情
f财政居民人均年份收入收入元合计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758780648533922610179110941235813748153461792620541图3±4663588110390114112116168146在居民人均收入中农村居民元21622210225323662476262229363255358741404761GDP收入增速787684839110010110411613090增速142159170223154149216199225324195
居民人均
居民人均收入
±342219504659120108102154150
占人均GDP比重占人均GDP比重GDPGDP元GDP元农村居合计民312693610947244779185389369105551233014431168621991223107111310951081108610511002953910900889305289277264248238226213208206
1998~2008年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图1998~2008年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图
从表5和图3可以看出,从1998~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虽然逐步有所提高,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得到较快增长,全部居民收入增速由2002年的103提高到2008年的146其中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由46提高到15,但仍然大大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财政收入增速由2002年的154提高到2008年的195,其中有4个年份的增速超过或接近20,个别年份达30以上居民人均收入占同期人均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全部居民人均收入占同期人均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1094持续下降至2008年的88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人均GDP的比重由312一路下降至206,均创历史最低水平。另据统计,按收入法核算的GDP中,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514下降至2007年的397。即便考虑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变化,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且下降幅度之大的问题仍较突出。再如从国民可支配收入分配结构看,企业所占份额由1992年的117上升到目前的20以上;而居民所占份额由683降至60以下。从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02,其中工资收入年平均增长106,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平均增长235,其中国有企业增速达255。这充分说明近年来虽然我们的经济“蛋糕”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