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山西转型发展的思考
作者:刘晔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年第03期
〔摘要〕从论述转型发展对山西的特殊性入手,梳理山西转型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转型思路演进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新常态下山西转型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转型发展,从全局的角度来把握转型发展,从系统的维度推进转型发展,从而破解山西能源结构制约经济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转型发展;经验;教训;新内涵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3003903
转型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常态和规律,是当今世界大势,时代潮流,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受自身资源状况、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以及发展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山西转型发展曲折前行,少有实质性迈进,甚至还没有真正破题。过去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不加快结构调整,不转变发展方式,不实现转型发展,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继。对山西而言,转型发展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肃命题。
一、转型发展对山西的特殊性
依托资源禀赋特征和国家能源政策定位,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支撑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高强度、大规模、单一化的煤炭开发模式,使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患上了严重的“煤炭依赖症”,“一煤独大”经济结构特征显著。
(一)产业结构重型化
山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的经济格局,工业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大。全省三次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占GDP比重超过50以上),而工业则集中在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支柱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煤炭更是占到其中的55以上,呈现超重型格局。山西传统支柱产业都集中在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初级端和价值链的最低端,极易受到外部市场变化的冲击。
(二)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以矿产品为主体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出的三分之二以上,附加值低下、产品低级化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省GDP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左右,而其能源消耗总量却达到4以上,每年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约占全省GDP总量的20左右。以煤炭为例,据估算,山西每采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