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志愿者的工作是持高度肯定的态度的。
外部社会因素
(1)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社会实践老师鼓励我们每一个参加社会实践的调查员“在实践中反思,就一定会有收获。”。
(2)团队意识强。这批大学生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之前在大学生活中可能交流很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相处得很是融洽。由于任务安排的关系,大家配合默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的助推器,因此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3)支教对象的配合。支教大学生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特殊群体,是已经接受过先进文化熏陶的集体,山区的学生和老师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增加了我们的传播知识的信心。
下乡支教的成功不仅让大学生更加认可自己,而且支教大学生们会更有信心迎接和克服新的困难,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快速成长。
f(2)遭遇难题
1)新思想与旧思想矛盾。由于怒溪镇中学学生和教师的阅历有限,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他们难以接受我们所传授的新知识。新型的课堂管理模式没有得到重视。支教和调查者一番热情遭到拒绝,着实让我们感到挫败,不过这正是我们调查队员最应该了解和解决的,所以我们深刻总结经验,发现观念的融合只能通过彼此的良好沟通才能有效的解决,事实也确是如此,困难是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同时也是垫脚石。
2)实践时间有限。讲课上,有些知识和方法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掌握。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是把平时几堂课的内容用半节课讲完,而没考虑到教学效果,也忽略了教学对象的认知基础。我们和师生之间没能有深入的交流也是由于时间有限。
3)沟通不畅通。①当地老师和大学生之间交流的话题不同,彼此感兴趣的事物有差别,年龄上的差距让师生之间产生尴尬,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也是一方面。②学生的思维单纯而简单,支教者由于阅历较深,因此他们在交流方式上会有困难。
4)经验不足。支教队员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支教,在如何面对素未谋面的学生时,该如何管理课堂,如何分配时间上都是挑战。学生的性格各异,有的外柔内刚,有的调皮捣蛋,上课爱讲话,有的内向,还有的中规中矩,如何有效管理一堂课,这些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和老师不知道怎样沟通,怎样了解学生和教师的现状。
九、暑期下乡支教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暑期下乡支教是一种“双赢”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可以从中锻炼自己,磨练意志,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