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基本特点首先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形成气候并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我国股票和基金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规范以及普通老百姓对这个新兴市场认知的不断加深传统的银行业务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次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和财富结构已发生了巨大
f变化。随着二十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长期以来的金字塔型收入结构正在被“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取而代之。从国际经验来看伴随着这种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形成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队伍也将逐步壮大起来此时不断满足投资者各不相同的投资风险偏好要求既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其业务转型、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再次社会主流消费群体以及消费观念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受第三次“婴儿潮”的影响与前代人相比无论是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还是消费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如何适应这样的一种新变化同样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个既紧迫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的金融创新和监管体制体系1进一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尽管各国金融监管的主体及分工体制有所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要求保证金融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协调性。而明确央行的职能、增强其独立性和宏观调控能力是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而富有成效地履行金融监管的职能。我国作为央行的人民银行同时又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它代表政府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这决定了我国一元性金融监管模式。我们要增加央行的相对独立性除以法律形式规定其业务和活动范围外还要尽量避免央行人事安排上的行政干预。要强调的是金融监
f管是人行工作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负责实施金融监管的部门和负责货币政策操作的部门以及其他工作的部门之间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确保各项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与货币政策和其他工作的一致性口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我国不论是在金融管制还是在金融机构内部机制上远远没有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所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不仅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且是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2积极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加快监管方式和手段电子化的步伐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为各监管机构共用的金融信息平台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和各业相互融合程度的加深金融信息的复杂性提高并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各监管机构只有在能够及时、准确并完整地获得相关金融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