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单元(课)的基本数学概念度量角的单位大小是1度2单元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时。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角的度量在这一单元中安排了线段、直线、射线,角(一课时),角的度量(一课时),角的分类(一课时),画角(一课时),练习七(一课时)(机动一课时)这几项教学内容。线段、直线、射线主要学习三种线的特点、联系及区别;角主要学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主要学习认识量角器,理解度量角的单位1度,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角的分类主要学习五种角的特点及它们的大小关系;画角主要学习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3教材编写意图从教材的编排顺序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角;学会了测量角,才能学习角的分类,才能学习用量角器画角。从角的度量这一课来看,教材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几部分:1、为什么要准确测量角?精确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需要测量角;2、测量角用什么来作单位?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记作1度;3、测量角用什么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
f制成的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4、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整节课的安排逻辑性强。4教学内容蕴涵的数学思想度量的性质叠合性5我的思考关于角的度量一课以前就看过华应龙老师的关于本课的教学实录今天郭加霞教授在给我们讲座时也指出度量的本质是比度量的性质之一就是叠合性。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想就抓住度量的性质叠合性来展开教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重合两个角是比较容易的。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就要求学生能够在量角器中找到角。量角器上任意两条不同的刻度线,就组成了大小不一的角,中心是所有角共同的顶点。然后提高要求,一定要找到一条边为零度刻度线的角。最后在度量角的环节中要求用量角器中带有零度刻度线的角与已知角重合。进而达到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教学目标。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具备度量的经验,度量过长度。也有重叠角的少量经验,但度量角的经验几乎为零。没有度量角的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便于本节课建构学生的认知。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准确理解1度的概念,准确认识量角器,能熟练使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