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
33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stage):通过涎腺内含有的疟原虫子孢子的雌按蚊的叮咬,子孢子随蚊的涎液进入人体,经约30分钟子孢子可陆续到达并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进行裂殖增殖,这一时期称为红细胞外期。
34再燃(recrudesce
ce):疟疾发作停止后,如体内还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则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再次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再燃。
35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但疟原虫红外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i
cubatio
period),又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36链体(strobila):是绦虫成虫颈部后分节虫体的总称,由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链体是虫体最显著部分,其节片数因虫种而异。
37中绦期(metacestode):在中间宿主体内寄生的绦虫幼虫称为中绦期。38自体内感染(i
ter
alautoi
fectio
):猪带绦虫病患者反胃或呕吐时,肠道蠕动将孕节反
入胃中引起的感染。39自体外感染(exter
alautoi
fectio
):猪带绦虫病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的感
染。40原体腔(protocoele):又称假体腔,胚胎发育时囊胚腔遗留地空腔,体壁与消化道之间
的腔隙无上皮细胞。
f41土源性线虫(soiltra
smitted
ematodes):指在生活史过程中不需中间宿主的线虫,其生活史类型称为直接发育型,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可直接进入人体发育,肠道线虫多属此型,但各种线虫之间仍有差别,如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等。
42生物源性线虫(biosource
ematodes):指在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其生活史类型称为间接发育型,幼虫需先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再经皮肤或口感染人体,组织内寄生的线虫多属此型,如丝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43异嗜症(allotriophagy):少数钩虫病患者,特别是重度感染的儿童可出现喜欢吃生米、生豆、土块、煤渣、破布、毛皮、木炭等异常嗜好,被称为“异嗜症”。异嗜症发生的原因不明,似与铁的损耗有关,给患者服用铁剂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44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白天常滞留于肺毛细血管中,仅夜间才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昼多夜少的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45逆行感染(retroi
fectio
):蛲虫卵在肛周围皮肤上可孵化出幼虫,并经肛门进入肠腔,可发育至成虫阶段,这种感染方式称为逆行感染。
46象皮肿(elepha
tiasis):见于丝虫病晚期。由于长期慢性淋巴管炎症阻塞,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皮肤肥厚、变硬、干燥不出汗,后期皮肤粗糙,出现褶沟、疣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