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源,这种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8机会致病(opportu
isticpathoge
esis):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可不出现临床症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或抵抗力下降,体内寄生虫异常增殖,致病力增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现象称为机会致病,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
isticparasite)。19消除性免疫(sterilizi
gimmu
ity):是指宿主适应性免疫应答能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完全的抵抗力。
f20带虫免疫premu
itio
:某些血内寄生原虫感染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的原虫数量降低、增值减慢、维持低水平虫荷,导致临床痊愈,并产生一定的抗特异性攻击能力,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
comita
timmu
ity):某些蠕虫感染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抗同种寄生虫幼虫再感染的能力,而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这种免疫现象称伴随免疫。
22免疫逃避(immu
eevasio
):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后,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攻击而继续生存、发育、繁殖,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23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是指寄生在人体体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原虫。
24外质(ectoplasm):为无颗粒、较透明结构,呈凝胶状,具有运动、摄食、感觉、呼吸、排泄和保护等功能。
25内质(e
doplasm):为具有颗粒的结构、能流动,呈溶胶状,内含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是原虫进行营养物质储存盒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6滋养体(trophozoite):是指原虫生活史中具有运动、摄食和繁殖能力的阶段,往往是原虫致病的主要阶段。
27包囊(cyst):当原虫生活环境中出现不利因素时,滋养体开始团缩、排出水分并分泌成囊物质,形成包囊。
28人际传播型(perso
toperso
tra
sfer):此类原虫生活史中只需要一种宿主,通过直接、间接接触或经媒介的携带而传播。
29循环传播型(circulatio
tra
sfer):该类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其感染阶段可在两者之间传播。
30虫媒传播型(vectortra
sfer):本类原虫需在媒介昆虫体内发育、繁殖至感染阶段,再经昆虫叮吸人、兽血液或组织液进行传播。
31世代交替(alter
atio
ofge
eratio
):有些原虫在其生活史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种交替进行的繁殖方式,称为世代交替。
3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stage):由肝细胞释放出的红外期裂殖子侵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