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4、支出转换型政策
5、分配法则
6、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四、简述题
1、简述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
2、何为分配法法则,有何优缺点?
3、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什么?
4、说明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
5、什么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五、论述题
1、试论ISLMBP模型?
2、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试论如何实现
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是指如果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是指个体或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3、国际均衡价格:是指一国的过剩需求等于一国的过剩供给时,对应的相对价格。
8
f4、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
5、开放经济:是指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存在着广泛的联系。6、封闭经济:是指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关系7、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比较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
对优势,而另外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遵循“两优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得利益。2、绝对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另外一种产品上处于绝对劣势,另外一个国家相反。如果两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优势的商品的生产和国际交换,都可以获得贸易利益。3、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量或价值。四、简述题1、该理论的数学分析
表1
甲国乙国全社会总产出
X产品10天20天2X
表2
Y产品20天10天2Y
X产品
Y产品
甲国
30天(1020)
0天
乙国
0天
30天(2010)
全社会总产出
3X(3010)
3Y(3010)
结论
(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约劳动时间;
(3)分工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益;
(4)分工可以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2、灵活
3、(1)该理论未能说明国际贸易的根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