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与策略马丽霞
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是在一定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但就目前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应对措施。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缺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学生可以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师生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单个学生互动、教师与学习小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也可以是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据有关调查,目前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比较多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较少,形式比较单一。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动手70,学生教别人95。加强生生互动,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内容单调,多认知互动,缺情感互动
师生间的互动一般包括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课堂教学通过认知获得知识、丰富技能、形成情感、提高智慧、完善人格。目前课堂教学多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重视认知互动。由于无法直接检测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彼此借鉴,共同进行情感体验。
f3.深度缺乏,多形式互动,缺实质互动
许多课堂互动徒具形式,无实质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思考价值和实质内容。
二.有效互动的策略
1.转变角色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供保证
研究表明,师生互动受教师各方面特征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教育方式、管理风格、对学生的期望值等都会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一样,师生互动的效果也不同。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标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中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明确有效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而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