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作者:蔡丽华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1年第02期
摘要:曾经以为教小学数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自己都没弄明白的地方。课前、课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也就有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困惑反思比、比例尺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上真正留给学生思考、辩论的时间特别少,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不愿意深入思考,老师也没有深入去学习、研究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停留在了只要学生会做题、考试能得高分的低级层面上。
老师上课要教会学生做题,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老师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只要你多问一个“为什么”,再结合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或许你会有新的想法和收获。比如,我在教学“比”这一章节的时候,上课之前我的主要设想是让学生明白,“比”是两个同类量或非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比是除法的另外一种写法,并为后面教学化简比、求比值、按比例分配、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以及比例尺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生了很多设想之外的事,甚至有时在课堂上我会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教对了。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接触过比大小、比多少、比长短等,一开始上课我直接让学生读课题然后说说自己读了课题以后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叫比?比有什么样的性质?这节课要学的比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比大小、比多少、比长短有没有联系,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是它们比什么,谁和谁比?借助同学们的问题很顺利地进入新课。根据例题5÷4可以写成5:4,都读作5比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时候我再问同学们什么叫比,全班异口同声的回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我再问:你们真的明白什么叫比了吗?其实当时我是希望有同学问我,既然已经知道是两个数想除了为什么还叫做两个数的比呢?既然学生不问那就只有我来问他们了。当时学生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惊讶地看着我,没办法我只好让学生反复读课本上“我们还可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5÷4可以写成5:4或都读作5比4”这句话,想以此让学生明白比是除法的另外一种写法或者说记法,学生连续读了两三遍也没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我只有引导他们从“5÷4可以写成5:4”来发现比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