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2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防治措施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处理方法:若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应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实,再重做面层。
考试资料
f
19房心回填土沉陷室内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面层空鼓、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1回填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块。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填,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处理或未发现,使用时超重造成局部塌陷。防治措施适当选用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进行认真处理。治理方法:同“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2砌体:
21轴线位移基础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原因分析砖砌体1基础收分(退台)尺寸未掌握准确,收分不均因而造成轴线位移。2控制桩埋设不够,采取间隔吊中,出现偏差。3放线错误,轴线偏差大,边线与中线搞错。防治措施:认真复核收分尺寸,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纵、横墙及隔墙基础砌筑应设置龙门板及中心桩,在横墙基础拉中心线时,应符合相邻轴线距离,以检查中心桩是否出现位移情况,如有位移应及时处理,认真放线,经常复核。
考试资料
f
22基础标高偏差基础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不一现象。原因分析1砖基础垫层(灰土、混凝土)标高偏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的标高准确。2基础大放脚皮数杆未能贴近大放脚,找标高时易出现偏差。3砌基础未找平放线,造成各部分标高不一。4基础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方法,铺灰面过长,因停歇过长,挤浆困难,使灰缝过厚而出现超高现象。防治措施: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砌筑前对基层标高复核一遍,局部低凹处,用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采用小断面方木或钢筋制作,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