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柱模板缺陷1、现象(1)胀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3)柱身扭曲。2、原因分析(1)柱箍不牢,或钉子被混凝土侧压力拔出。(2)板缝不严密。(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4)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整修好就使用。(5)模板一面松,一面紧。(6)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未很好清理,或拆模时间过早。3、预防措施(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2)柱子支模板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3)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同时留清扫口,以便清理柱内垃圾。(4)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接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5)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100c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6)柱模如用木料制作,拼缝应刨光拼严,门子板应根据柱宽采用适当厚度,确保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不漏浆,不炸模,不产生外鼓。(7)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则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灌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灌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堵塞牢固。二、钢筋成型尺寸不准1、现象
1
f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2、原因分析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3、预防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制定一套一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画线方式: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进行大批成型,最后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扳距等),以做为示范。4、治理方法当成型钢筋各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特征分别处理。如其所处位置对结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应尽量用在工程上;如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