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的复合虚词【……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3
f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12【以】⑴作介词①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例: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⑥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根据”。
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⑵作连词①表并列或递进,译为“又、而且、并且”等。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表承接。③表目的,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来”“用来”等。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因果,译为“因为”。例: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⑤表修饰关系。
例: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⑶作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⑷作动词①以为,认为。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⑸与“也”有关的复合虚词【以为】①认为把……当作或看作。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把……作为或制成。
13【因】⑴作介词①依照,根据。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依靠,凭借。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③趁着,趁此。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④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因为,由于。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⑵作副词,于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