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⑶作连词
①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⑷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曼曼其修远兮(《离骚》)
6【且】⑴作连词①表递进,译为“而且”“况且”。例: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②表让步,译为“尚且”“还”。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③表并列,译为“又”“和”。例: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作副词①将,将要。例: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暂且,姑且。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⑶与“且”有关的复合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⑴作动词①像,好像。例:背若太山(《逍遥游》)②及,比得上。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⑵作代词①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们)的”。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⑶作连词①表假设,译为“如果”“假设”等。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②表揣测,译为“好像”“似乎”。例: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⑷与“若”有关的复合虚词【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近似“要说那”“像那”之意。
2
f例: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8【所】⑴作名词,译为“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⑵作助词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③“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r